欢迎登陆,海外博士网是一家专注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网站。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微博微信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25年招聘公告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25年招聘公告

来源:海外博士网  
更多
申报2025年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2025年科技岗位招聘启事 2025年特别研究助理暨博士后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2025年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一、华南植物园简介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易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956年建立华南植物园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国家级科研和保护机构。

     全园由科学研究园区、植物迁地保护园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三个园区组成;包含植物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农业与生物技术科学三个研究中心;联合建设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2个国家生态野外台站、1个中国科学院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定位观测研究站、2个广东省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广东省种质资源库、华南植物鉴定中心、大型仪器公共管理中心等科研平台,具有超高分辨共聚焦、透射和冷冻扫描电镜,三维断层扫描仪、超高分辨质谱仪,(固体和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先进设备,以及专职的技术支撑队伍。

     经过90多年的发展,在植物科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园艺学方面形成了优势与特色,有丰厚的科研积累。先后出版了中国第一份植物学研究英文期刊和第一本地方植物志,承担了《中国植物志》近1/3的编研并获得了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著名杂志上以第一单位发表研究论文;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320多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华南植物园植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三大学科均进入ESI全球前1%。

     截止2024年12月底,全园在册职工400人,在站博士后106人,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读研究生453人(其中硕士生302人、博士生151人),现设有博士学位培养点5个(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园艺学)和硕士学位培养点9个(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艺学、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获得国家杰青、优青等国家、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或项目170余人次。

     华南植物园的定位是:立足华南,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在植物学、生态学、农业科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等方面建成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引领和带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与世界植物园发展,为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项目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申报条件

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2025年)。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8.满足华南植物园的学科发展方向及主攻目标(见下表)。

华南植物园“十四五”学科发展主攻方向及主要研究领域

攻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

1. 植物科学

2. 生态科学

3. 农业科学

1. 植被生态系统分布格局、保护与恢复

2. 植物多样性演化与维持机制

3. 特色资源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利用

1. 植物分类与多样性研究

2. 植物进化与保护研究

3. 战略植物资源保育与利用

4. 恢复生态学

5. 全球变化生态学

6. 可持续生态学

7. 农业植物种质创新

8. 植物资源研发

9. 果蔬保鲜与加工

四、福利待遇

1.聘为研究员岗位,提供不少于5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匹配办公和实验用房以及所需的固定人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等)和流动人员(博士后、研究生、科研助理等)。

2.按政策规定纳入事业编制,享受事业单位职工相关待遇。

3.享受国家、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单位提供的人才生活补贴,详情面谈。

4.提供人才过渡房或有竞争力的住房补贴。

5.特别优秀的人才相关待遇及配套条件可以面谈。

五、联系方式

1. 请有意向者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songjj@scbg.ac.cngxiaop@scbg.ac.cn,邮件请注明:“优青(海外)”+姓名。个人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学位证书、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及相关附件材料等。

2.引进和申报政策咨询:宋老师,联系电话:+86-20-37252557,邮箱:songjj@scbg.ac.cn




1381193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