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是孔子学院建设发展的根本,而职业化教师队伍又是其中的关键。实践证明,职业化骨干教师因为熟悉和了解所在国的教育文化和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于强化孔子学院的教育属性,促进汉语教学有效融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推动汉语教学本土化,从而促进孔子学院实现提质增效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孔子学院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办学,又同时具有事业属性和学科属性,这两种不同的属性对骨干教师的条件和规格要求都有所不同。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侧重于语言规划、外事管理、语言传播、项目运作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科发展需要的人才则重在本体研究、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实践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无论是从事业发展还是从学科发展出发,目前的职业化教师培养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
作为18所孔子学院的中方合作院校,北京语言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孔子学院骨干师资建设工作。一方面,通过建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为世界各国和全球孔院培养高素质师资。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孔子学院专职教师待遇等政策措施,来保障孔院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和造就更多优秀的职业化骨干教师,是国家主办部门和国内外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初步建议,与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建设教师教育平台,为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汉语国际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在培养体系上,建立精细化的汉语教师培养体系。根据当前第二语言教学新理念和孔子学院办学的新需求,着力培养三类教师,即面向高等教育(传统的高校汉语教育)、面向基础教育(中小学汉语教育)、面向学前教育(幼儿汉语教育)的汉语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培养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培养方式上,加大中外高校联合培养力度,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拥有2年左右的国外学习和教学实践经历。部分学生入学时可以签订协议,定向培养,毕业后直接以教师身份派出。在培养对象上,要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本土汉语人才和非通用语人才,以适应现代教育和不同国家孔子学院的需要。在培养层次上,坚持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培养力度,着力提高质量,满足不同类别教育对象和不同岗位对师资的需求。